最近与内地医生在跨专科视像会议进行交流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FDA近年批准的一种针对有F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膀胱癌的全新标靶治疗,由于内地尚未引入此药,暂时未能为病人处方有关药物。这个新药属本港注册药物,适用于带有F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膀胱癌(泌尿上皮癌)病人,膀胱癌病人若化疗失效,可考虑进行基因测试再决定是否用药,或许能开启一道全新的治疗之门。

膀胱癌是香港常见的癌症,虽然不入十大癌症,但每年平均仍有约四百宗新症,男性患者明显比女性为多,比例大约为3比1,常见于65岁以上人士。泌尿上皮癌属最常见的膀胱癌种类,占所有膀胱癌的九成或以上。膀胱癌若能在早期发现,癌细胞未侵蚀膀胱内壁,可透过手术进行治疗,五年存活率达到96%,但若未有及时发现及妥善治疗,肿瘤有机会继续进展,入侵肌肉层,继而进入脂肪层,甚至穿越膀胱,扩散至前列腺、阴道或其他在骨盆附近的组织。扩散性膀胱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仅6%,且不适合进行手术,需要接受系统性治疗。

晚期膀胱癌现时以顺铂(Cisplatin)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为一线治疗标准,未能使用顺铂的病人会尝试卡铂化疗或免疫治疗,而一线治疗的客观反应率(ORR)约为20%。接受二线化疗的患者,总生存期中位数也只有6至9个月。化疗药物的毒性会引起不同副作用,例如恶心和呕吐等问题,部分副作用更有可能令病人的身体机能及肾功能变差,病人或无法继续进行化疗。至于近年面世的FGFR标靶药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这是病人的新希望。标靶药Erdafitinib是膀胱癌第一种特定基因突变标靶疗法,为口服药物,已获FDA批准用于携带特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s)基因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成人患者。研究数据指,约20%晚期膀胱癌患者带有此基因突变。当FGFR基因出现突变,FGFR信号通路可能被异常激活,并触发不同反应,令膀胱癌细胞不受控地增生和分裂,形成癌症。Erdafitinib这个最新的标靶药,作为FGFR激酶抑制剂,能依附在变异的FGF受体上发挥作用,直接阻断细胞内的信号通道,导致癌细胞无法传达繁殖的信号,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活动。

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带有FGFR基因突变、标准化疗失效的局部晚期或晚期膀胱癌患者,使用FGFR标靶药的客观反应率(ORR)达40%,反应持续时间(DoR)为5.6个月,整体存活期(OS)中位数达13.8个月。副作用方面,大多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至中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高磷血症(76%)、口腔炎(56%)、疲劳(54%)、腹泻(47%)、口干(45%)、指甲与甲床分离或指甲生长不良(41%)、食欲下降(38%)、味觉障碍(37%)、皮肤干燥(34%)、干眼症(28%)、脱发(26%)、肢端红肿症/手足症候群(26%)、便秘(28%)、腹痛(23%)、恶心(21%)和肌肉骨骼疼痛(20%)。由于药物可能导致眼部问题,在治疗的首4个月,建议病人每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根据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建议,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泌尿上皮癌患者,倘若顺铂与其他化疗药物合并治疗的一线治疗无效,使用二线治疗即含铂剂合并化疗期间或之后的12个月以内病情恶化,可使用标靶治疗。当然,前提是病人进行基因测试后,其癌症带有FGFR基因变异。这十年来,膀胱癌的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个人化精准治疗的新时代。除了针对FGFR基因突变进行的标靶治疗,早前已有免疫治疗药物「PD-1或PD-L1抑制剂」适用于晚期膀胱癌的二线治疗,原理是阻截癌细胞的特别讯号,藉此重新启动自身免疫系统,激活身体的T细胞去攻击癌细胞。

以往有临床试验显示,若T细胞带有基因突变,杀灭癌细胞的能力有可能降低,或会削弱免疫治疗应用于有基因突变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不过,最近有研究推翻说法,在研究之中,带有FGFR3基因突变的患者跟没有基因突变的患者同样接受免疫治疗,结果发现不论是否带有基因突变,患者亦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总生存或无进展生存的数据也没有明显差别,反映治疗效果相若。随着首只FGFR标靶药的出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相关药物成效研究,例如先使用标靶药物,还是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患者更具得益。可以肯定的是,透过分析癌细胞生物标记及基因变异的治疗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了标准的治癌方法,若晚期膀胱癌病人一线治疗无效,仍可通过基因检测找出自己是否有对应的标靶基因突变,利用崭新的二线治疗方法瞄准癌细胞的弱点作出攻击,延续生存希望。•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6%99%9A%E6%9C%9F%E8%86%80%E8%83%B1%E7%99%8C%E6%B2%BB%E7%99%82%E6%96%B0%E6%98%9F-279625•https://www.hkioc.com.hk/zh-hant/%E5%85%8D%E7%96%AB%E7%99%82%E6%B3%95%E6%B2%BB%E8%86%80%E8%83%B1%E7%99%8C-%E5%AD%98%E6%B4%BB%E6%9C%9F%E5%A4%A7%E5%A2%9E40/•https://mp.weixin.qq.com/s/g3u_6rai1itNa5b_JACF4A•https://mp.weixin.qq.com/s/NXgUWKnqPHCBuzJJWZAVSg•https://app.kuhuace.com/player/index.html?id=22430#page/25•https://www.gbimonthly.com/2019/04/43839/•https://www.cancer.net/cancer-types/bladder-cancer/statistics#:~:text=The%20general%205%2Dyear%20survival,the%20bladder%20wall%20is%2096%25.
1.本文章转载自华人专科医生协会刊物《脉搏》,以下简称华专《脉搏》 2.文章资料并不能代替临床诊症。倘患者有任何在健康方面的疑虑,建议应及早亲身求医,以免延误病情。 3.专科医生团队所提供的一切资讯只供读者作参考之用。任何根据华专《脉搏》的内容迳自作出诊断并招致任何后果或损失,华专《脉搏》及专科医生团队概不负责,亦无需负上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