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血癌的一种,属香港的罕见病之一,一旦病发,会影响患者的多个器官,引起贫血、急性肾衰竭,甚至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可说是牵一发动全身。倘患者未有及时接受适切的治疗,可对生命构成威胁,而此病复发率亦高。幸而,目前已发展出新的组合治疗,能有效控制初发及复发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对医患双方而言均十分鼓舞。
骨髓中的浆细胞,是人体免疫力的根源,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能助人体预防及抵抗病原体入侵,可谓免疫系统的元帅。多发性骨髓瘤的形成源于浆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演变成癌性浆细胞。当癌性浆细胞沉积在骨髓,便会刺激破骨细胞,令骨骼结构受侵蚀,更会因而形成高血钙,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致命率高,其病征颇为普遍,容易令患者掉以轻心,包括影响患者的造血功能,从而引起贫血,患者容易感到疲倦及力不从心。而癌性浆细胞所产生的过量抗体片段亦会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影响患者的肾功能,严重者更会引发急性肾衰竭。都市人对骨痛、疲倦等病征习以为常,对此未必特别警觉,容易因而延误了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时机。
在香港,每年200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症,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0岁以上。虽然发病率未见有上升趋势,但近年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迹象。过往,多发性骨髓瘤被认为是无法根治的疾病,如未能及时医治,患者往往会因并发症危及生命,而过去即使患者接受治疗,生存期中位数亦只有一至两年。治疗此症的难度甚高,即使能控制病情,其复发率亦高达五成,而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后的治疗比初发更为棘手,治疗的成功率亦比初发低。因此,面对着这个既致命又高复发风险的疾病,一个能控制初发和复发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首要任务是要清除所有癌细胞,以达致完全缓解,继而是减低复发率,防止病情愈加棘手。首个抗CD38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达雷木单抗(daratumumab)的出现,成为医生及患者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曙光。达雷木单抗会与其他药物配合,作为组合治疗使用,相较传统化疗及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达雷木单抗与其他药物的组合治疗在成功率及完全缓解率上均较高。
预防复发固然重要,但若病症不幸再次来袭,达雷木单抗亦能提高治疗成效。临床研究显示,达雷木单抗不但对初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效,更能帮助复发患者达到再次缓解。当患者的副蛋白指数及浆细胞标记指数控制得宜,便能减低并发症危机,患者的生存率及寿命亦有机会得以延长。
曾有一名年届65岁的多发性骨髓瘤女患者,因年事已高,无法进行自体骨髓移植。起初她使用传统疗法——蛋白酶体抑制剂后,却出现严重的周边神经线副作用。在徬徨之际,她改用达雷木单抗组合治疗,一年后,她的病情已完全受控,犹如重获新生。
免疫系统是身体健康的守将,若多发性骨髓瘤不幸来袭,尽快接受有效治疗,收复失地,才能再次在人生赛场上策马驰骋。
免责声明:
1.本文章转载自华人专科医生协会刊物《脉搏》,以下简称华专《脉搏》
2.文章资料并不能代替临床诊症。倘患者有任何在健康方面的疑虑,建议应及早亲身求医,以免延误病情。
3.专科医生团队所提供的一切资讯只供读者作参考之用。任何根据华专《脉搏》的内容迳自作出诊断并招致任何后果或损失,华专《脉搏》及专科医生团队概不负责,亦无需负上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