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

公众号

咨询

全国熱綫 400 852 9200

香港 +852 5526 5036

文章
  • 文章
  • 视频
  • 产品
搜索

私人医疗管家


网站首页 >> 疾病资讯 >>医疗百科 >> 血糖检测知多少
详细内容

血糖检测知多少

时间:2021-12-30     作者:欧阳璋医生【转载】

01.jpg



作者:   欧阳璋医生 内分泌及糖尿科专科医生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液中糖分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检查血糖水平对于诊断及监测病况至为重要,常用的方法包括抽血检验静脉血糖水平、指尖血糖监测测量毛细血管血糖水平,以及运用新型的感应式「连续血糖监控系统」。这些方法都是透过抽取身体样本评估血糖值,因此归类为「入侵式」检查。指尖血糖监测,又称「笃手指」,指以刺针穿透皮肤,提取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快速以血糖机得出含量数值,因此方便患者在家中应用。「连续血糖监控系统」则指于皮下植入软管,提取并测量皮下组织细胞间隙液的糖分,藉以推算血糖水平。这些方式皆以静脉血糖为标准,可应用在诊断,或需要获得精准数值的情况。相反,抽血化验一般需要通过医护人员及实验室,获取结果需时较长,故不便在日常监测时使用。


02.jpg


640 (2).png



非入侵式检测



近年,有不少研究尝试以「非入侵方式」检测血糖水平,希望普及无创伤评估血糖值的方法,例如以超音波、电磁、热能或近红外线等技术,收集唾液、汗液或皮肤组织等的资讯,间接推断血糖水平。可是,这些方法较容易受身体组织结构、其他有机物,以及外在环境如震动和温度等影响,准确度方面颇有争议,故暂时只有少量方式被认证能提供准确数据,并获批于临床应用。


图片



自行检测血糖的重要性



了解血糖水平不只是医生的责任。曾有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藉血糖监测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常在运动后一两天下降,故在医生协助下调整了胰岛素的用量,因而减少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也有患者藉此了解进食与血糖变化的关系,在选择食物种类及份量方面更小心,以更好控制病情。可见患者若在生活中对血糖指数加倍留心,对改善自身病情亦能起关键的作用。


03.jpg


图片



血糖检测的频率



指尖血糖监测多用于空腹时、餐后两小时或睡前。通常空腹及餐后的血糖值会以一组的形式考量,如以一日三餐计算,一天则有三组、加上睡前血糖值共七次的数据可供分析。然而,每位患者需要测量的次数会因药物、病情轻重及身体状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并非每位患者都需要每天检查七次。


病情控制理想及正服用口服药的患者,一般建议每个月在不同用餐时段检测约2至4组数值。但当病情有变或调整药物时,便可考虑每星期检查2至4组数值。另外,也有某些情况需要更频密的检测,例如正使用多剂胰岛素或怀孕的患者,则需要每日2至3组。要留意的是,每次「笃手指」都需要使用新的采血针头 。血糖值的准确性亦会受血糖以外的因素影响,如试纸的质量和采血方法等。



04.jpg


图片



连续性血糖监测系统



由于连续性血糖监测系统以细胞间隙液评估血糖水平,因此所显示的数值未必与静脉或毛细血管血糖值相同,或需要每日以毛细血管血糖值作数据校正。大部分系统植入后的使用时长为七至十四日,并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而缩短。


与「笃手指」相较,连续性血糖监测系统能收集更密集的数据,显示血糖的详细走势,从而让患者更了解血糖波幅。故特别适合正在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患有低血糖的患者使用。其他患者,如在怀孕期间、经常性低血糖,或希望严密监测血糖数值的人士,也适合以这些系统观察血糖起伏。


640 (4).png
结语
血糖值是了解和改善身体状况的工具,而非束缚生活的枷锁。在解读血糖值时需要对身体或医药基理有一定的理解,不应因数据引起不安或为自己添加压力,也不应在未经过医疗谘询的情况下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最后,期望「非入侵方式血糖检查」的研究能出现突破,发展出监测准确、方便使用携带及低成本的仪器,成为可穿戴装置的一部分,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便利地监测血糖。








免责声明:
1.本文章转载自华人专科医生协会刊物《脉搏》,以下简称华专《脉搏》 
2.文章资料并不能代替临床诊症。倘患者有任何在健康方面的疑虑,建议应及早亲身求医,以免延误病情。 
3.专科医生团队所提供的一切资讯只供读者作参考之用。任何根据华专《脉搏》的内容迳自作出诊断并招致任何后果或损失,华专《脉搏》及专科医生团队概不负责,亦无需负上任何法律责任。





2015-2022 Smart Health Consultan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心安醫療顧問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粤ICP备18129174号


微信  ︳公众号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集创思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