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

公众号

咨询

全国熱綫 400 852 9200

香港 +852 5526 5036

文章
  • 文章
  • 视频
  • 产品
搜索

私人医疗管家


网站首页 >> 疾病资讯 >>医疗百科 >> 浅谈认知障碍症
详细内容

浅谈认知障碍症

时间:2022-03-08     作者:冯斌熙医生


01.jpg


作者:   冯斌熙医生 脑神经专科医生


数据显示,香港七十岁以上人士中,约十人便有一人患有认知障碍症,而八十五岁以上的长者当中,更是三人中便有一人,普遍程度不容忽视。认知障碍症可细分为多种不同类型,除了最常见的、由脑退化引致的阿尔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外,血管性认知障碍症(Vascular Dementia)亦属颇常见的类型,成因与血管病变有关。另还有利维体认知障碍症 (Lewy Body Dementia) 、额颞叶认知障碍症 (Fronto-temporal Dementia)等其他类型,也有混合类型的个案。


02.jpg


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固然随年龄增加,可这危机对三高的糖尿病患而言尤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一般人高,过高的血糖水平会释放化学物质破坏血管壁,增加血管硬化机会,令原来带有弹性的血管减低伸缩能力提早退化、出现破损,引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症。举例来说,如果脑部的微血管因为高血糖的破坏而引起出微丝血管闭塞,慢慢便有机会导致积聚性脑部损坏,继而影响脑内一些负责控制特定功能的部份;甚至因脑血管闭塞而导致中风或脑部缺氧,令脑细胞死亡。征状视乎受影响的位置而定,如若海马体的脑细胞死亡,记忆力便会受损;如受影响的是前额叶,就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行为。


较早前就有一位身材肥胖、年届六旬的男病人求诊。由于他长期不节制的饮食习惯,他的血糖、血脂及血压指数均过高。家人发现他的记忆力变得愈来愈差,情绪上亦出现问题。初步了解他的情况后,我先为其验血,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如电解质及新陈代谢问题等,再为他安排接受磁力共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脑部多处出现微丝血管闭塞,而正电子扫描显示病人有阿兹海默氏症迹象,最终诊断是混合阿兹海默氏症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症。


03.jpg


由于该男病人的胆固醇偏高,故需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并同时服用乙酰胆硷酯酶抑制剂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及NMDA受体拮抗剂 (N-methyl D-aspartate antagonists)。以上两类皆属认知障碍症药物,能有效减缓病情恶化。然而,有部分病人会于服药后出现心跳过缓、头痛或失眠等副作用。


因此,除严格遵从医生指示用药外,患者及其家属亦应多与主诊医生沟通,定期覆检药物。需注意的是,若现服的药物效果良好,便不应随便转用其他药物,方能确保病情稳定;更不应自行到坊间购买药物,否则病情若有变或出现副作用,医生则会难以跟进。除处方药物外,医生也会视乎患者病情需要,转介他们接受非药物治疗,如现实导向、怀缅治疗、记忆训练及感官刺激治疗等。


认知障碍症的病情无法逆转,只能缓减恶化速度,无疑对患者家人及照顾者造成沉重的压力,故预防才是上策。血管性认知障碍症的高危因素是三高,故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和恒常运动等控制血压、血糖与血脂,便能大大减低患病风险。另外,糖尿病患者亦可先从控制血糖入手,除了定期验血检查血糖水平外,更应听从医生指示,通过SGLT2抑制剂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避免过高的血糖水平持续破坏脑部微血管。糖尿病患者更应定期接受认知测试,避免错失治疗的黄金期。


04.jpg


认知障碍症与其他疾病一样,万万不能延误治疗。一名八旬老翁早在十年前开始记忆衰退,可他的妻子误以为他只是精神不济,便只带他找中医调理身体。该老翁的情况每况愈下,终日呆坐、对身边事物置若罔闻,甚至误认儿子为陌生人。咨询脑科专科医生后,终发现他患有中期脑退化症,可病情却早因拖延多年而不断恶化;故一旦出现病征便该尽早求医,切忌拖延。


最后,认知障碍症对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而言都是一大烦恼,患者或因记性衰退而大摆乌龙,忘记回家的路、或误以为被他人偷取财物等,造成不必要的家庭纠纷。部份患者更有可能性情大变、出现幻觉,令家人无所适从。


因此,社会大众不应忽略照顾者承受的压力及情绪,而应该予以尊重和关怀。照顾者亦可多寻求社区资源,学习照顾认知障碍症患者的技巧,同时不忘放松身心,尽量减轻自身的负担。



2015-2022 Smart Health Consultan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心安醫療顧問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粤ICP备18129174号


微信  ︳公众号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集创思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