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提到「治未病」,而事实上预防胜于治疗,近年普及的身体检查,目的正是希望替病人找出致病的诱因,从而令病人可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控制好轻微的慢性病,以减低将来患上重病的机会。就冠心病而言,治理好三高、戒烟、多做运动等,都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可是,即使我们尽力预防疾病,有时候疾病还是会找上门的。
久不久便有病人在获诊断患有冠心病后,便问为何会选中他,因为他们并没有任何患病的诱因。但大家要明白,疾病的诱因只是增加了患有该疾病的机会,而并非没有任何危险因子,便不会患有该疾病。所以,我们除了要懂得如何预防疾病外,亦要懂得一些常见的病征,以及及早求医,以作进一步的检测及治疗。
冠心病的病征有很多,常见的有心绞痛、气促等病征。病人如怀疑自己有冠心病的症状,便应尽快约见医生,让医生安排心脏检查,以及早作出诊断。最多人认识的心脏检查,应该是静态心电图。静态心电图的好处是既便宜又快速,而且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到。心电图有助诊断各种不同的心脏疾病,例如心律不整、某些结构性心脏病、电路系统问题等。
可是,静态心电图本身就诊断冠心病而言,准确度相对较低,除非病人正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否则很多严重的冠心病病人,其静态心电图仍然可以完全正常。
进一步的冠心病检查一般分为两大类:功能检查或血管结构检查。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测心脏的供血是否足够其使用。最常用的功能检查,是动态或踏板心电图。病人会在跑步机上运动,并一直用心电图监察,看看病人会否运动时有不正常的心电图变化。
动态心电图是我们常用的检测,因为既安全亦便宜,所以很多时候心脏科医生都会以动态心电图作为跟进病人不同时期病况的工具。
除了动态心电图外,功能测试亦包括一些运动扫描检查,如运动心脏超声波、心脏磁力共震、或同位素扫描检测等。这些检查都是观察心脏会否在运动时有供血不足的情况。相比动态心电图,这些检测费用会比较昂贵,但可以更为准确地知道供血不足的情况在心脏的什幺位置,心脏科医生便可以推断其需要作出针对性治疗的冠心血管。
至于冠心血管结构检测,最常见便是近年十分普及的心脏电脑扫描血管造影检查。病人需先接受静脉注射显影剂,再用电脑扫描方法重组心脏血管的情况,看看血管内是否有斑块积聚及判断血管收窄的程度。
其实,每一种心脏检查都有其利与弊,医生一般会先衡量病人的风险及病征等,再与病人商讨最合适他们的检查工具。所以,如果你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一族,又或有冠心病的病征,便应该跟自己的医生详细讨论适当的进一步检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