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拉妥单抗与芦比替定,谁将成为小细胞肺癌的‘救星’?塔拉妥单抗和芦比替定是两种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药物,它们在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临床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以下是这两种药的比较分析 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 ![]() 塔拉妥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抗体,能够同时靶向T细胞上的CD3和SCLC细胞上的DLL3。 通过结合T细胞和表达DLL3的癌细胞,塔拉妥单抗激活T细胞,使它们能够识别并杀死癌细胞。 DLL3在约85-96%的SCLC患者的肿瘤细胞表面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表达量极低,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治疗靶点。 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 ![]() 芦比替定是一种新型化疗药物,通过抑制RNA聚合酶II,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导致DNA双链断裂,并抑制肿瘤基因转录。 芦比替定还能调节肿瘤微环境,减少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巨噬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CCL2表达,从而阻断肿瘤生长和转移。 塔拉妥单抗: 塔拉妥单抗主要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特别是那些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 它的获批基于II期临床DeLLphi-301研究的结果,显示出了持久的抗癌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芦比替定: 芦比替定适用于含铂化疗后复发或耐药的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 它在2020年6月首次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铂类化疗耐药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 芦比替定也在一线治疗中显示出显著改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效果。 塔拉妥单抗: 在2期临床试验DeLLphi-301中,研究人员对99名接受过铂类化疗但病情进展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有40%的患者在使用塔拉妥单抗后,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平均效果持续了9.7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为 14.3 个月(先前未接受治疗/其他治疗的生存期约为 5 个月) 它的安全性问题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但通过预防性用药和支持性治疗可以管理。 芦比替定: 芦比替定的II期篮子试验显示,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35.2%,中位总生存期(OS)为9.3个月。 与伊立替康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使用时,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提高。主要副作用为血液系统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但多数患者可耐受。 塔拉妥单抗: 由美国安进公司研发,是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疗法。 芦比替定: 由PharmaMar公司研发,绿叶制药拥有其在中国市场的权益。 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包括美国、中国澳门和香港。 总结 综上所述,塔拉妥单抗和芦比替定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各有优势。塔拉妥单抗作为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具有靶向性强、抗癌活性持久的特点;而芦比替定则通过抑制RNA聚合酶II和调节肿瘤微环境,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选择哪种药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治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