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 外显子——20 插入(EGFR ins20)突变-治疗新发展时间:2021-12-03 作者: 施俊健医生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 肺癌乃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约80%至85%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昔日,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惟成效一直不太理想。自从廿多年前医学界发现部分非小细胞肺癌与基因突变有关,针对性的标靶药物应运而生,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存活期,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众多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当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NSCLC个案的40%,常见于亚洲人和非吸烟者。大部分 EGFR 突变属于外显子19 缺失(exon19 deletion)和外显子21(L858R)点突变,标准治疗为口服标靶药 EGFR 酪胺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七成以上患者服用后肿瘤明显缩小,症状亦得到改善。 然而,约10%的EGFR 突变属于外显子20插入(EGFR ins20)突变,是EGFR 突变肺癌的第三大族群,而这类肺癌对于EGFR TKI的反应并不理想,故以往并无FDA 核准的标靶治疗,临床上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常规化疗,惟成效并不显着──由于治疗选择和效益有限,与其他常见的EGFR 突变肺癌相比,EGFR ins20 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差,存活率也较低。 ![]() 新药诞生挽回被遗忘的一群 幸而,随着科研发展一日千里,两种针对 EGFRins20 突变的药物相继诞生,不但弥补了医学需要上的不足,更为彷彿被遗忘的一群患者带来佳音。Mobocertinib是首种针对EGFR ins20 的口服EGFR TKI标靶药。一项第 I/II 期临试验评估晚期EGFR ins20 肺癌患者对 Mobocertinib(160毫克,每日一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他们的无恶化存活期(PFS)中位数为7.3 个月,总缓解率为 43%。Mobocertinib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副作用,接受160 mg治疗的患者中有92% 出现任何级别的腹泻(其中16% 在第三级或以上)、28% 出现恶心,以及45% 的患者出现皮疹。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2019 年授予 Mobocertinib同类首创药认证,随后于2020 年4月授予其突破性治疗认证,在当时并没有任何批准用于EGFR ins20 肺癌的情况下,诚然是临床上的重大进展。目前正在进行的第 III 期 EXCLAIM-2临床试验正在进一步评估 Mobocertinib 与双铂类化疗在初治患者中的疗效,这将是首项比较EGFRins20 标靶治疗与目前第一线标准治疗的前瞻性评估。 ![]() 另一款标靶药Amivantamab是一种针对EGFR 和MET 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一项第 I 期临床试验招募了81名带有 EGFR ins20 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曾经或正在接受铂类化疗后病情恶化的患者。结果显示,接受 Amivantamab (体重80公斤以下的患者每天 1,050mg,体重80公斤或以上的患者每天1,400mg)治疗的患者,整体反应率可达 40%,无恶化存活期中位数为 8.3 个月。药物引起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86%)、输注相关反应(66%)和甲沟炎(42%),但程度大多属轻微,仅16%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第三级)副作用。Amivantamab 于2020年3月成为首种获得FDA 突破性治疗认证的EGFR ins20 标靶药物,并于2021年5 月成为首个获得 FDA 核准的EGFR ins20 标靶药物。目前,一项针对 EGFRins20 的随机一线研究正在进行中,旨在评估和比较 Amivantamab 联合化疗与单独使用化疗的临床效益与安全性。 ![]() 对于那些未符合资格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而言,现时化疗仍然是EGFR ins20主要的治疗策略。随着医学进步,更有效及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将陆续出现,为患有此类病症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免责声明: 1.本文章转载自华人专科医生协会刊物《脉搏》,以下简称华专《脉搏》 2.文章资料并不能代替临床诊症。倘患者有任何在健康方面的疑虑,建议应及早亲身求医,以免延误病情。 3.专科医生团队所提供的一切资讯只供读者作参考之用。任何根据华专《脉搏》的内容迳自作出诊断并招致任何后果或损失,华专《脉搏》及专科医生团队概不负责,亦无需负上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5 招教你远离寄生虫下一篇“不痛不痒”的脂肪瘤 |